热烈祝贺我校教师在乌市第四届名师课堂教学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1512次浏览 | 2020-12-31 12:29 发布
来源:

原标题:热烈祝贺我校教师在乌市第四届名师课堂教学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热烈祝贺我校教师在

乌市第四届名师课堂

教学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0年11月下旬,乌鲁木齐市第四届名师课堂教学大赛如期举行,共有18个学科不同学段的524位教师参加,我校经过教研室与教研组综合考察从初高中各学科选拔出八位教师参赛。参赛教师按照要求认真准备,深刻理解课标和教材,反复修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追求精准高效课堂;各学科组也利用这次机会,共同学习成长,互相取长补短,积极探索新课标新理念下的教学。疫情期间,教育局、教研中心、承办学校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大赛充分展示了各位名师的教学风采,各位参赛教师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温长伟,高中语文,一等奖


温长伟老师参赛的篇目是《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遵循问题导学、高效课堂的原则。问题的设计既有层次性的递进,也有包涵性的整体统筹。从着色入手,梳理文本内容;从品味入手,引导学生品赏故都独特的秋味;从“悲凉”这一难懂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何愿折去生命的大半,换取故都三分之一的零头。课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紧扣文本,解读深刻。


叶强明,初中数学,一等奖


叶强明老师的参赛课题是《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电话计费问题》。通过研读教材和数学课程标准,从学情入手,让学生体会到解决探究类问题意义,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有效探究,规范课堂板书,与幻灯片展示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并用温暖的、激励性的语言进行点评,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交流合作,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注重课堂实践和课堂效率,使学生快速学会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实践意识逐步提高。


司剑帆,高中英语,一等奖


司剑帆老师的高中英语授课主题是基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主题语境下的“人与社会”部分,以“优秀品行,正确的人生态度,公民义务与社会责任”为主题自选阅读文本。这节课以文本 "Dancing with virus" 介绍了在三次与病毒作战并且在研发新冠疫苗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陈薇,不仅对基于语篇主题下的文本做了全方位解读,而且更多关注探究文本深层内涵,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优秀思维品质和敬业奉献精神,让学生意识到正是这些中国脊梁彰显出中国强大实力和民族自信,以文本为载体,突显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传承榜样力量,努力为祖国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王娜,高中化学,一等奖


王娜老师的参赛课题是《铁的重要化合物》一节内容。这节课首先魔术—白纸显字,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探索欲;然后通过“价类二维图”从物质类别和价态两个纬度,绘制了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图像,为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明确学习重点;老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亚铁离子与铁离子之间转化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学习科学探究的步骤;学生通过验证广告词的真伪,将化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并做出合理的判断与解释;最后介绍生活中高铁食物,树立学生生食补大于药补的保健意识,鼓励学生平时除了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整节课知识点环环相扣,重难点突出,师生关系融洽,课堂学习氛围浓厚,是一堂优质课!


唐冬雄,高中政治,一等奖


唐冬雄老师的参赛课题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堂以“她是谁”发问,激发高一学生好奇与兴趣,开启总议题——探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因密码,并将总议题分解为三个分议题,通过由浅入深、由整理到发散的情境与活动串联。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辉煌篇中完成“古代厅”“近代厅”“现代厅”的文物布置;在传承篇中,见证“庆”的演变,讨论2020年的年度汉字,感受《习近平用典》的魅力,逐步体会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最后以哭泣的圆明园历史回顾发起重振中华的倡议,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自治区维吾尔族刺绣成功传承相结合,让学生讨论生成重振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启示。设计精巧,充分关注社会生活,挖掘课程资源,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展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创新的思维。


魏丽琴,高中历史,一等奖


魏丽琴老师的课以马克思的一生为主线,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以及巴黎公社运动巧妙的融合到马克思的一生当中,让这一课换发了新的活力。将相对枯燥的理论课上出了新意,充分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处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是,选取了八段材料,用八个问题深入浅出的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处理的特别到位,很好的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通过对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17岁的马克思就已经有了为人类而工作的宏大志向。博士毕业后的马克思,用自己的笔杆子为劳苦民众辩护,体现出了马克思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教学流程层次鲜明,并将所有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对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分析得十分细致精准,展现了非常扎实的教学功底。


桑海燕,初中数学,二等奖


桑海燕老师的参赛课题是《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课堂上她设计了一些难易程度不一、深浅有别的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饱满,语言亲切,富有激情,讲究授课艺术,调动学生积极性。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把竞争机制引入数学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砸金蛋”环节让学生挑战自我,让学生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


李倩,高中生物,二等奖


李倩老师的参赛课题是《酶的作用和本质》。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小组探讨—得出结论”的探究模式,使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设计从知识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通过实验过程和讨论分享,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了高中生物实验的设计原则。这节课将“酶具有高效性”这一定性实验改良创新为定量实验,令人耳目一新;并自制实验装置若干套,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手参与实验,促进了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

向以上获奖的老师表示祝贺,广大一中教师将继续秉承“知人惠教,盛德启智”的教风为新疆的教育事业增砖添瓦、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张大海 UN918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疆教育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疆教育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
    未认证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

    最近更新0: 2020/12/31

    简介: